肉制品污水處理設備的工作原理及工藝
點擊次數:171 發布時間:2022-08-26
肉制品污水處理設備適用于中小型宰雞、宰豬、宰鴨以及宰牛、宰羊等各種屠宰肉聯企業,肉制品加工場。由于屠宰廢水排放具有時間不均勻、時間變化系數大的特點,為了使后續處理系統穩定運行,減少生產廢水沖擊負荷的影響,設置了調節池來調節水質和水量。廢水流入集水池后,池內設置提升泵,將廢水提升至隔油沉渣池,去除浮油和部分沉淀泥渣,然后流入調節池。污水由污水泵從污水池抽向渦流反應器。微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遇到污水中已經聚凝的懸浮物,微氣泡附著在懸浮物上,使之很快上浮,這樣污水中處理掉的懸浮物全部浮于水面,然后通過氣浮上部的刮渣機把它們排到污泥池中,而池底部通過處理的清水排出。
在厭氧池中,進行厭氧微生物水解反應、酸化反應等,逐步將不溶性有機物消解成溶解性有機物,并把長鏈有機污染物和大分子有機污染物消解成短鏈有機物,如乙酸、丙酸等。完整厭氧過程分為酸化水解和產甲烷兩個階段,酸化水解工藝只利用厭氧過程中的酸化水解階段,所以厭氧工藝的去除率高于酸化水解工藝,設計停留時間較長(約12~48h),其與酸化水解主要的差別是厭氧除了包含酸化水解階段外,還包含產氣階段(此階段同時產生臭氣)。
若直接用好氧生化處理由于好氧微生物對長鏈有機物的降解能力較差,有機負荷過高,因而處理效率低,同時由于好氧生化須供給充足的空氣來創造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有利環境,因而能耗大。采用厭氧生化處理,其起作用的細菌為水解細菌、產酸菌、產甲烷菌,均在厭氧條件下,不需要動力,因而厭氧反應池能在沒有能耗的條件下將有機物大部分降解到適宜于好氧生化降解的水平。厭氧菌群還可將大分子物質分解為小分子的中間體,使難生化降解物質轉變成容易生化處理的物質,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